close

歷史書寫,本來就不是單純的學術行為,更多的必然牽涉到政治意識。因此為了公正客觀,關於日據、日治兩個用詞並列,這樣大家別吵了。因為日據,意思就是日本佔據,暗示日本用了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台灣的治權;至於日治,意思是日本治理,意味著接受日本曾經作為最高權力機構統治台灣的事實。在我看來,其實兩個都沒有錯,只是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,台灣又被日本因戰敗割讓出去。台灣政權重新回到漢人手中,也就是現今的中華民國。中華民國作為台灣統治的最高機構,到今天已經70年了,70年前當台灣的先祖們振臂歡呼台灣的光復,應該不曾想過70年後台灣的後代子孫們卻對日本統治時代懷念不已,真是相當諷刺。

韓國的情況則沒有這個用詞之爭,韓國則直接描述為"朝鮮日佔時期",日佔的用法比日據更為強烈,也就是日本佔領,意思是日本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完全非法,而且也不被承認。說起來,台灣還有這個用詞之爭,實在相當有意思啊!

為了釐清一切,我做了一系列的歷史介紹,用更深入的觀點釐清這些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。這系列包括:劇變的時代系列(以英國為基點講述西洋邁入近代的過程)、中國近代史系列(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中華民國成立)、台灣日據日治時期系列(1895年日本因甲午戰爭獲勝取得台灣治權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為止)。期望透過歷史的重新梳理,讓人深刻知道台灣今天的前因後果,避免陷入不切實際的緬懷與對抗之中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n 的頭像
    jun

    jun的部落格

   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